1、找到导线点。架好三角架。调置模式(静态观测)。安置基头。对准观测点。调平水准管。用卷尺量好仪高。记录基头型号和代码。用对讲机相互联络。统一时间开机。1记录时间,人不得走开(随时观测基头工作情况)。1再过一小时后,同时联络关机。
2、选点: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在GPS测量中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也比较灵活,因此选点比经典控制测量简便得多。埋石:在GPS测量中,网点一般应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具体标石类型及其适用级别可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选点,GPS测量并不要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比较灵活,只要均匀布置于整个测区即可。
4、实地选点,构成若干个三角形,观测时用三台同步观测一个三角形,直至测完所以三角形。观测时清空内存,设置点号、时段、卫星高度角和采样间隔,按(测量)选y。45分钟后,关机,连接电脑,打开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传输数据,处理。
5、GPS测量的作业模式 经典静态定位模式 (1)作业方式: 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分钟至2个小时或更多。作业布置如图8-10所示。(2)精度: 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可达5mm+1ppm·D,D为基线长度(KM)。
6、在精准的大地测量中,RTK/GPS静态测量布网是一项关键步骤。它涉及的精密技术旨在提高测量精度,确保坐标系统转换的准确性。让我们深入探讨其操作流程和关键要素。
1、中海达静态数据处理是设置不了南方GPS的天线类型参数,因为每一个厂商生产的GPS天线参数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他们所对应的静态数据处理软件里面一般都只包含自己生产的GPS天线类型。若您是用的南方的GPS测的静态,那么建议您去下载个南方的静态数据处理软件,用他们自己的软件处理的话比较好。
2、选点: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在GPS测量中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也比较灵活,因此选点比经典控制测量简便得多。埋石:在GPS测量中,网点一般应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具体标石类型及其适用级别可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出现主菜单后,点击GPS。点击接收机信息,连接GPS,会出现GPS连接设置页面:(手薄:Q series/GIS+ 连接:Q系列/GIS+蓝牙 端口:3 波特率:19200 GPS 类型:V8)。然后点击连接,选中接收机型号(接收机型号位于接收机下部)连接。连接完成后,点击接收机信息,选择基准站设置。
1、传输数据。连接数据线和电脑,打开【灵锐助手】,点击导入采集文件,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在弹出的界面中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即可。用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处理。
2、在一直点上面支三脚架,三条腿基本一样长,式三脚架平台中心粗略对准该点。固定三脚架。将仪器固定架上,整平,整平的方法是:三角架一条腿固定不动,用另外两条腿来伸缩调节水平气泡的位置。当气泡位于小圆与大圆之间时,固定哪两条支腿。
3、作为南方测绘GPS技术告诉您,正常的GPS在RTK测量的时候用电台是不分连接的先后顺序的,只是在连接电瓶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接错正负极就行了(红色夹子接电瓶正极、黑色夹子接电瓶负极)。
4、数据处理新建工程→打开南方测绘GPS后处理程序,文件-→新建(输入项目名称、负责人、坐标系、控制网等级),点确定。数据输入。数据输入-→增加观测数据文件,打开观测数据保存的文件,全选-→确定;数据输入-→坐标数据录入,选择已知点点名后,输入对应的坐标后点确定 剔除无效卫星信号。
南方的我就不用说了。其他牌子的静态接收机测完静态,是要输入天线高的,你输完天线斜高(静态用脚架模式一般量取斜高),用机器自带的软件转为RENIX标准格式时,转换软件自动改算斜高为到相位中心的垂高。南方也是这样,在平差软件中显示的仪器高和你输入的斜高有微小差异就是这个意思,差值很小。
GPS信号:GPS接收器需要接收至少三颗卫星的信号才能确定位置信息。如果周围环境遮挡较多或者卫星信号不稳定,就可能导致经纬度测量不准。测量精度:GPS定位仪器的精度和测量方法也会对经纬度的准确度产生影响。在进行GPS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并进行合理的校正和误差修正。
不同品牌的RTK接收机是可以一起进行静态测量的。当外业静态测量作业完成后,关机,回到办公室里将观测数据文件拷贝到电脑中,因为各厂家的数据格式不同,因此要转换成通用的Rinex格式,然后再用GPS静态数据解算软件进行处理。